最新动态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并建国号为大明。在明朝开国时,朱元璋称跟随自己多年,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军师李善长为“吾之萧何”,还称李善长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并赐给李善长丹书铁券,可以免除他和他的一个儿子两次死罪。
李善长确实堪称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虽然他只是一介书生,没有帮助朱元璋征战过沙场,但是他却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的首要策划者。李善长为人足智多谋,善于调和朱元璋集团内部将领的关系,他还善于处理后勤军需事务,总能及时给朱元璋在前线提供军需补给,并且正是李善长向朱元璋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才让朱元璋北伐蒙古得到汉人的响应。
不过李善长做梦也不会想到,朱元璋夸他为大明第一功臣,又称他是当代萧何,可是在二十二年后,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他都已经77岁退休了,手握免死丹书铁券仍旧还是被朱元璋赏赐了一个满门抄斩的结局,那这又是为何呢?
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李善长与朱元璋是老乡,他是安徽濠州定远人(现今安徽定远县),他比朱元璋大了14岁,他自幼就聪明机智,勤于读书,《明史》中评价他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
在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期,李善长前往投靠,朱元璋知道李善长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读书人,于是留他在身边当参谋,对他还极为礼敬。
李善长机智聪明,善于谋划,为朱元璋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朱元璋在前线作战,他就在后方为朱元璋保障后勤,稳固后方根据地,所以李善长虽无军功,却远比能征善战的大将对朱元璋帮助大得多。
朱元璋建立明朝所依靠的是他淮西籍老乡,明朝初期的开国六公爵中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邓愈、李文忠都是淮西籍出身,还有像蓝玉、汤和等明朝开国名将也都是淮西籍出身。
因此朱元璋建国之后对这些淮西籍老乡功臣封赏最丰厚,朱元璋把最好的封地都赏赐给了淮西籍老乡功臣,这也养成了他们居功自傲,骄纵不法的行为。
李善长由于跟随朱元璋较早,而且聪明机智,运筹帷幄,料事如神,加之朱元璋对李善长也极为礼敬,以及他本身也是淮西籍出身,所以这些淮西功臣都十分敬佩他,称他为军师先生,都以他马首是瞻。
在大明建国之后,朱元璋成为皇帝高高在上,而这些粗莽的淮西功臣除了徐达和汤和等谨慎之辈,基本都围着李善长转,毕竟李善长跟随朱元璋日久,还是读书人,头脑机智,了解朱元璋的想法。
就这样在明朝建立之后,李善长成为宰相还有韩国公封爵,是实打实的大明第二号人物,再有淮西功臣以他马首是瞻,因此李善长逐渐与淮西功臣形成了集团势力,是朝堂之上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李善长虽然很有谋略,但他的气量并不大,在得到淮西功臣拥护之后,李善长就开始在朝堂上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尤其是排斥非淮西籍功臣还有和他政见不合的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大明浙东籍开国功臣刘伯温。
刘伯温在民间名气很大,素有神机妙算刘伯温之称,也是朱元璋身边的重要谋士,可实际上刘伯温在明朝的地位远不如李善长,毕竟他没有李善长跟随朱元璋时间长。
而且刘伯温为人正直,他十分看不惯淮西籍功臣仰仗朱元璋的宠信骄纵不法的行为,因此经常弹劾一些淮西籍功臣。
当初李善长的亲戚李彬收受下属贿赂,刘伯温时任御史中丞,正好把李彬受贿的行为抓个正着。于是李善长就亲自恳求刘伯温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宽恕李彬,正直的刘伯温没有给李善长面子,而是直接将此事上报太子朱标,最终使得李彬得到正法,由此李善长与刘伯温结下仇怨。
此后李善长就指使淮西功臣一起抨击刘伯温,只要刘伯温的提议,李善长是不论好坏就给他否决,有一次甚至为了驳斥刘伯温,李善长在朱元璋面前说得激动起来,对着刘伯温破口大骂,甚至要撸袖子揍刘伯温一顿,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此后刘伯温觉得与李善长结怨太深,加之李善长背后还有着整个淮西功臣集团,刘伯温深恐自己被他们算计,因此才会主动向朱元璋请辞告老还乡。
从李善长排斥刘伯温就能看出来他的气量远不如萧何,他与淮西功臣集团结党营私,依仗着朱元璋的宠信骄纵不法,逐渐的朱元璋也对李善长和淮西功臣集团产生警觉和厌恶。这也为李善长日后被满门抄斩埋下了伏笔。
居功自傲不知进退
朱元璋将李善长定罪并满门抄斩时牵扯了很多淮西功臣,实际上朱元璋就是想借此清算淮西功臣,而后来清理淮西功臣包括李善长时朱元璋用的借口就是胡惟庸案,而这个胡惟庸与李善长关系也很深。
胡惟庸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了宰相之职,并留下祖训后世子孙不得再设立宰相之职,因此中国历史上从此再无宰相。
李善长与胡惟庸是姻亲,李善长的侄子李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两人有这么一层姻亲关系,加之胡惟庸也颇有智谋,还与李善长也是定远同乡,因此两人关系十分密切,胡惟庸也是李善长举荐给朱元璋的谋士。
在明朝建国时李善长已经54岁,年纪比较大了,因此明朝建国不久,李善长就以年老多病辞去了宰相之职,但是李善长辞职后却在幕后通过政治势力扶持胡惟庸成为宰相,这样一来淮西功臣又都凝聚到了李善长和胡惟庸这里。
胡惟庸出任宰相之后,谨慎的徐达和汤和就更加与淮西功臣还有胡惟庸保持界限,划清关系,徐达甚至还向朱元璋建议不可重用胡惟庸,并指出胡惟庸结党营私的问题。
徐达的提醒,加上淮西功臣与胡惟庸确实是结党营私,相权加功臣结合也确实威胁到了皇权,这让朱元璋十分不安,他担心自己的皇权被架空,甚至还会威胁到将来太子朱标继位。
于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爆发了胡惟庸案,朱元璋以“谋不轨”之罪名下令诛灭胡惟庸九族,不过朱元璋这时候对包括李善长在内的淮西老兄弟们还是能有所包容,他仅仅只诛杀了胡惟庸以及和胡惟庸关系过于亲近的少数淮西功臣,并没有牵扯太多的淮西功臣进来,这也说明了朱元璋诛杀胡惟庸是对包括李善长在内的这些淮西功臣发起的一个警告,希望他们能收敛一些。
不过很明显一向神机妙算,以机智著称的李善长并没有领悟到这些,他反而越老越糊涂,仗着自己有丹书铁券,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让朱元璋无法容忍他。
其实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容忍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低的,他并不是上来就想将李善长直接灭门,而是李善长太不会做人,他的居功自傲态度一再挑战着朱元璋的底线。
洪武九年(1376年)时,朱元璋特意把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小儿子李祺为妻,朱元璋主动与李善长结成儿女亲家,按理说两人关系应该更加亲密。可是临安公主与李祺婚后不久发生的事情就让朱元璋对李善长寒心了。
临安公主与李祺结婚不久,朱元璋就生了一场大病,这场病差点没让朱元璋提前去见佛祖。按理说岳父生了一场这么重的病,作为女婿的李祺即便不日夜侍奉在床前,也应该每天都去探望一下,关心一下岳父的病情,普通人家都会如此做,更何况还是在讲究比较多的皇家了。
可李祺的情商偏偏低到自朱元璋生病起到病好,他一次都没有入宫去探望朱元璋,甚至朱元璋病好之后他都没打听一下恢复的情况,这让朱元璋对这个女婿很寒心。同时朱元璋也把李祺的问题指向了李善长,而且更让朱元璋寒心的是,他与李善长已经相识数十年,就算没有儿女亲家这个关系,作为老友的李善长居然也没有入宫探望过他,也和李祺一样对朱元璋的病情不闻不问,这让朱元璋如何能不对李善长父子寒心。
果然这件事就让当时的御史们抓到了把柄,御史就以此弹劾李善长,朱元璋也正好借机敲打李善长,这件事之后,他削除了李善长年禄一千八百石。不过这次生病事件并没有让李善长吸取教训,李善长还依旧认为自己对大明立有大功,况且自己还有免死铁券,只要不做过分的事情,朱元璋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之后在胡惟庸被杀五年后,既洪武十八年(1385年),这一年胡惟庸的侄女婿也就是李善长的侄子李祐和父亲也就是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被人举报曾与胡惟庸结党,经过有司审讯,确定了李祐和李存义属胡惟庸党羽,按照朱元璋给胡惟庸定的罪,李祐和李存义理应被诛杀。
这件事上报到朱元璋这里,朱元璋虽然此前已对李善长寒心,但他还是想再给李善长一次机会,他看在李善长面子上亲自下旨赦免了李祐和李存义,只是将他们罢官,安置在崇明接受监视居住。
朱元璋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赦免了李祐和李存义父子,按照礼法李善长应该入宫感谢皇帝的恩典,可是李善长却并没有入宫拜谢朱元璋,反而他就跟没事人似的,就好像朱元璋就应该看在他之前为大明开国立过大功的份上赦免他的弟弟和侄子。这时的李善长已经暴露出了典型的居功自傲的表现了,朱元璋对他的容忍已经濒临极限了。
也是从这时起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态度彻底发生变化,他从那之后从此不再提李善长是“吾之萧何”,更不再说李善长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后来徐达去世时,朱元璋亲自哭祭徐达,并在给徐达的祭文中称其为大明第一开国功臣,把这荣誉称号转赐给了徐达。
朱元璋对李善长这一系列的态度变化,也算是对李善长的敲打,如果李善长能察觉到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变化,及时改变自身他或许还能善终,可惜的是他没有做出改变。
朱元璋忍无可忍大开杀戒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经77岁的李善长居然还嫌自己住的豪宅规模不够大,他想继续扩建豪宅。因此他私下找到了曾经的老部下信国公汤和,想让汤和借给他三百士兵去扩建豪宅。
汤和是明朝开国功臣中仅次于徐达既谨慎又精明的大将,他早些年也曾居功自傲,那时候他时常借着醉酒说一些酒话,结果朱元璋知道他这些酒话之后,就很严厉的敲打了他几次,他比李善长精明多了,因此他很识时务,领悟到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能再引起朱元璋猜忌。所以此后汤和规矩老实多了,变得谦恭谨慎,最终才能成为极少数能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之一。
汤和一看李善长借兵,他就觉得这事不管是大是小毕竟涉及到兵权,必须得报告给朱元璋,否则他擅自调兵给李善长,那可就容易让朱元璋把他和李善长都猜忌起来了。因此李善长刚跟汤和说完借兵的事,汤和立刻就进宫报告给了朱元璋。
这件事让朱元璋很反感也很警惕,李善长当时已经退休好多年,如果想扩建宅子,可以亲自入宫求朱元璋啊,现在不入宫求朱元璋,反而找老部下借兵,这不是明摆着他人虽然退休了,但还想操控旧部,这是最触犯帝王忌讳的事情。
借兵扩宅的事让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容忍到了极限,不过朱元璋却没有借口发作,毕竟李善长只是借兵去扩建宅子,作为功臣朱元璋也不能拿这种小事追究李善长。不过很快李善长又自己撞到朱元璋枪口上了。
不久之后李善长的亲外甥丁斌因触犯律法被判了发配之刑,李善长入宫向朱元璋替丁斌求情,这让朱元璋新账旧账都算起来了,之前朱元璋赦免李存义和李祐,李善长不入宫谢恩,私下找汤和借兵扩宅,不事先入宫来找朱元璋,现在为了替外甥求情想起入宫来找朱元璋了,这是拿朱元璋当什么了。
于是朱元璋大怒,当场严厉斥责李善长罔顾国法,坚决拒绝赦免丁斌。后来朱元璋更是亲自提审丁斌,想将他从重治罪。
这个丁斌曾在李善长的推荐下给胡惟庸当过秘书,他被朱元璋亲自审讯之后立刻就吓尿了,为了保全自己,他当即把李善长拖下水,称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密切,是胡惟庸一党的人。
丁斌称胡惟庸经常给李善长行贿,并且胡惟庸图谋篡位时还与李善长联络过,胡惟庸多次劝说李善长帮自己篡位,但均被李善长拒绝,后来胡惟庸更是发动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劝说,李善长最后给李存义来了一句:“我已经老了,等我死后,你们好自为之。”
这些供述让朱元璋彻底暴怒,不管李善长参没参与胡惟庸谋逆的事,他既然知道都不报告给朱元璋,那就说明他和朱元璋不是一条心了,因此朱元璋又派人把李存义和李祐父子抓来拷问,李存义所说与丁斌相同,这就坐实了李善长与胡惟庸结党谋逆之事。
与此同时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由于犯事被李善长处罚,他也趁机主动站出来检举揭发李善长,他举报李善长私自藏匿胡惟庸私通北元的联络人封绩,这就是彻底把李善长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随着朱元璋对李善长和胡惟庸的深入调查,他还发现胡惟庸既勾结蒙古北元政权还勾结日本倭寇,就胡惟庸这么一个人,李善长居然还与他关系亲密,知其谋逆而不举报,所以朱元璋对李善长彻底怒了,他决定借着处理李善长连带把日益骄纵不法的淮西功臣一并清理。
于是这一年朱元璋就对李善长和淮西功臣们举起了屠刀。不过李善长手里握着有朱元璋颁发的免死丹书铁券,朱元璋怎么杀他呢?但是要知道丹书铁券是朱元璋赐给李善长的,最终解释权可在朱元璋手里。
正好这一年天象发生星变,钦天监占卜后给出的结论是皇帝身上要有血光之灾,而化解血光之灾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德高望重、位极人臣的重臣替皇帝一死挡灾。德高望重和位极人臣这怎么说都像是专门为李善长设置的条件,于是朱元璋就把替自己挡灾这项光荣任务交到了李善长身上,要知道不是朱元璋以律法诛杀李善长,而是天象如此,需要李善长替朱元璋挡灾,所以免死铁券到这就无效了。
因此77岁的李善长就被朱元璋以挡灾避祸为由赐死了,而李善长所犯之罪是牵连家族的罪名,他的免死丹书铁券只能赦免他和他一个儿子的死罪,所以他的家族成员朱元璋是不可能赦免的。
同时朱元璋为了兑现李善长的免死丹书铁券,特意赦免了李善长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女婿李祺和女儿临安公主一家子。然后朱元璋毫不留情地把李善长家族除了李祺一家之外其余七十余口人全部诛杀。可以说朱元璋把免死丹书铁券玩得十分溜,没杀女婿避免女儿守寡,还保存了外孙子,同时还算是对李善长作为开国功臣的法外施恩,真是杀了李善长和他全族的人还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追究李善长的同时,朱元璋还牵扯了一大批淮西功臣,像陆仲亨、赵庸、唐胜宗、费聚等侯爵全都被卷入其中,这些淮西功臣及其家族成员都被朱元璋毫不留情的挥起屠刀屠杀了,胡惟庸案也至此被朱元璋扩大化,最终牵扯进了三万多人。朱元璋亲自撰写了《昭示奸党录》,他在其中把李善长列为比胡惟庸还可恶的首奸。
不过后世对朱元璋这一番作为只当做是他屠杀功臣的借口,甚至胡惟庸是否真心谋逆都有人质疑,至于李善长那就更加冤枉了,就连当时都有不少人认为朱元璋不过是以此为借口诛戮功臣而已。
李善长被赐死一年之后,当时的御史解缙和虞部郎中王国用就上书朱元璋为其鸣冤,解缙和王国用都认为李善长本已是本朝开国功臣第一人,还与朱元璋结成儿女亲家,已经是位极人臣,就算他帮助胡惟庸谋逆成功,最后换来的地位也不过还是如此,所以李善长没有必要冒险与胡惟庸勾结。
解缙和王国用还劝诫朱元璋,如果是以天象有变赐死李善长,那么这就属于滥杀功臣了,这样的话朱元璋就会失去人心,二人劝告朱元璋以李善长为教训,不要再滥杀功臣。
朱元璋的性格残暴,看到解缙和王国用的奏折,按照他的脾气肯定这二人脑袋就得搬家了,可是出奇的是朱元璋看过这个奏折后沉默不语并凝思良久,最终他没有批复这个奏折,也没有追究怪罪解缙和王国用。
由此可见朱元璋内心中也是算默认了冤杀了李善长及其全家,虽然解缙和王国用的奏折对朱元璋有比较大的触动,但他并没有就此收手,后来朱元璋又亲自炮制出了蓝玉案,又诛杀了很多包括大将蓝玉在内的开国功臣。
写在最后
虽然朱元璋诛戮功臣的手段过于残暴,但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像汤和这类谨慎的人不就得以善终了,李善长本身还是有很大问题,他虽为宰相,却没有宰相的气量,结党营私,居功自傲,还不知进退,他的这些性格问题正好给了朱元璋杀他的理由。
朱元璋称李善长为当世萧何,李善长比之汉朝名相萧何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也许李善长的智谋不在萧何之下,但其他方面尤其是情商方面绝对远不如萧何。
要知道萧何可是能在和朱元璋类似喜好诛戮开国功臣的汉高祖刘邦手下得以善终,他绝对是智商和情商都双一流的人,李善长比之萧何可差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