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杏悦2
【毛主席给彭德怀的批示里面,第一次出现的“深圳”二字】1949年,毛泽东和朱德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激励了广大解放军士兵,尤其是那些来自广东和广西的两广纵队成员,他们的士气高涨,准备南下解放家乡。两广纵队经过湖北黄石港渡过长江,他们的脚步未曾停歇,直接推进到江西境内。9月,他们已在赣州待命,准备执行解放广东的重要任务。
1950年12月,两广纵队完成了在广东沿海地区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攻占了蚊尾洲,这意味着广东沿海岛屿的彻底解放。
1949年9月下旬,叶剑英和陈赓签发的“战联字第一号作战令”明确了南下解放广东的军事部署。此时,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政委雷经天与华南分局副书记林平共同负责指挥。他们的任务是于10月20日前抵达广州和虎门之间的地区,切断敌人的南逃之路。
这场广东战役的筹划并非临时决定,而是经过周密部署的。党中央的战略包括了明确的外交方针和对待帝国主义的策略。尤其是在叶剑英与曾生的对话中,叶剑英强调了对待帝国主义的严谨态度,并特别指示“暂时不动香港”,要求部队避免在香港引发外交事件。
1949年,中共中央针对香港的政策逐渐明晰。6月至7月,周恩来委托廖承志就香港的未来政策广泛征求意见。
香港问题的处理,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中共领导层的审慎与战略考虑。根据历史记载,毛泽东早在1946年便向西方记者阐释了对香港的政策:“中国那么大,许多地方都没有管理好,先急于要这块小地方干吗?”这种观点在1949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实践。
1949年1月,斯大林的代表米高扬秘密访华,与毛泽东交谈时,毛泽东表达了关于海岛问题处理的复杂性,及其对香港、澳门的特殊态度。他指出,大陆事务相对容易处理,而海岛事务则需要更加灵活的策略。特别是香港,它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使得直接武力解放不是最佳选择。毛泽东认为,利用香港的现有地位对中国的海外关系和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
与此同时,潘汉年的角色也尤为关键。1948年,他被派往香港参与当地的共产党工作。潘汉年不仅成功组织了350余名民主人士安全转移到华北,还部署了多项重要的起义行动,为新中国的建设输送了大量资源。他建议在一定时期内保留香港的自由港地位,由英国暂时管理,以利用其对外经济联系。
此外,廖承志的观点也为中共中央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他认为,香港留在英国手中,对撕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具有战略意义。这些深远的考量逐渐被中央高层接受并转化为具体政策。
1949年10月,深圳镇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时刻。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完成了对广州的解放任务,随即向南推进。10月14日,兵团南下至深圳河畔,深圳河作为连接深圳与香港的自然边界,有着特殊的地理与政治意义。
深圳河,曾名“明溪”,源于梧桐山,向西流入深圳湾。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后,这条河流被正式更名为深圳河。深圳河上的罗湖桥,长度仅40余米,桥下水深不过5米,是一座兼具行人与车辆通行功能的桥梁,承担着深圳与香港之间的重要交通任务。
解放军在推进至深圳的过程中,兵锋一度直指香港,部队曾于10月17日攻克惠州,士气高涨。然而,由于中央政府的战略考量,兵团并未过罗湖桥,而是在距罗湖桥10公里的布吉地区待命,以防不测,避免与英国管辖下的香港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此时的深圳,国民党反动势力已大为减弱。南头县城及沙井一带的国民党警察与地方保卫队不足三百人,深圳镇则由国民党税警二团和护路大队维持秩序,但抵抗力量已经十分薄弱。解放军的南下使得国民党军警大量逃离,有的逃至伶仃岛、万山群岛甚至海南岛。
根据深圳资深文化人士廖虹雷的记载,10月16日,粤赣湘边纵队一支队早已在东宝地区活动,并在此期间成功解放了宝安。该支队攻占了南头古城,并迅速控制了当地伪政府机构。
10月19日,解放军的策略转为更为和平与隐秘的方式,以避免直接冲突。午后1时许,深圳沙深宝边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刘汝深,率领一队人马,装扮成警察,悄然进入深圳镇。他们迅速接管了重要设施,包括警察局、镇政府、火力发电厂及铁路站等,确保了对深圳镇的平稳过渡。当日下午5点半,主力部队入城,城镇居民以及来自香港的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10月20日,《大公报》在其头版大幅报道了深圳的新生,人民政权正式建立。此后数年,中央政府对于香港的政策表达了明确的战略思考。1957年4月,周恩来总理明确表示香港将长期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以利用其作为经济、信息和人员往来的桥梁。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深圳的地位因此得到重塑。1979年7月15日,国务院决定在深圳试办经济特区,至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开启了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历史使命。
来自 廖虹雷. 收藏深圳岁月[M]. 2022